庆阳市庆城县司法局投资30余万元,建成了首个宪法主题广场。该广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,突出宣传宪法和民法典,坚持实用、稳重、长久、和谐等原则,在人流量大、交通便利的北区广场基础上,以石雕为主,巧妙的进行法治内涵植入与文化再造,在弘扬宪法精神的同时,也拉近了宪法与群众的距离。
广场北侧分别以长约8米、高2.6米的石雕的形式展示了宪法广场主题标志和宪法誓词。宪法主题标志由“法”和法兽獬豸组成,象征着法律的权威以及执法公平公正。宪法雕塑则以现行宪法、12.4国家宪法日及宪法誓词为主,让宪法元素自然融入到广场景观之中,化有形的载体为无形的熏陶,传递“尊崇宪法、学习宪法、遵守宪法、维护宪法、运用宪法”的精神理念,体现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。
广场东西两侧则是形态各异的石刻,刻有不同的法治格言警句,融合了宪法知识、法治精神、法治文化等元素,充分赋予了广场法治生命力。
广场南侧健身步道法治宣传栏的32个版面,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和生动的动漫图片宣传宪法、习近平法治思想、民法典等法律知识,使广大居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,领略法治文化,感受法治精神,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。
绿地景观石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国16字方针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,必须统筹兼顾、把握重点、整体谋划,更加注重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。而他的重要环节就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。
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于广场西侧的“法”字魔方小景观,通过不同时代,不同字体的“法”字,让民众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,更展示我国法文化的源远流长。古代的“灋”最早见于西周金文,字形由水、廌、去三部分组成,“水”代表执法要公平公正、不偏不倚,要像水面一样平;“廌”就是獬豸,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,能辨是非曲直,在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,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。“去”的说法不一,有人认为是去除坏人的意思,有的则说是执法平之如水,也有人认为是声旁的,见仁见智。
庆城县宪法广场的建成,进一步推动了宪法宣传教育制度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,也为日常开展法治宣传教育、举行宪法宣誓等活动提供了氛围感满满的场所,为法治庆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版权所有: 中共庆城县委政法委员会 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
地址: 庆城县北区安化路1号统办大楼 服务电话:0931—8883786
主办: 中共庆城县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889号-1 甘公网安备 62102102000144号